台灣,我們的家,也曾被稱為福爾摩莎、蓬萊、寶島。 在這塊土地上,四百年以來的多元移民文化,彼此衝撞、彼此孕育,成為你我口中的台灣文化。
當我們談及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時,其實,就是在問這些多元文化元素如何可能是同一個文化個體?而我們又該如何鞏固台灣文化的主體性?
今年的陽明人社講座將探討這個主題,我們邀請了中正大學哲學系的講座教授陳瑞麟老師,從台灣哲學和當代科學哲學的視角,來深究這個議題。
如果你也對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如何可能感到興趣,歡迎你立即掃描QR code報名參加,一同進行一趟深度思考!
※演講活動一
- 時間:10月13日(二) 10:00-12:00
- 講題:如何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?──從「風土文化觀」到「生物免疫模型」
- 場地:國立陽明大學知行樓216大教室
- 主講:陳瑞麟/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
※演講活動二
- 時間:10月15日(四) 10:00-12:00
- 講題:怎麼樣才算是一個杏鮑菇?──生物個體化和同一性
- 場地:國立陽明大學知行樓216大教室
- 主講:陳瑞麟/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
- 活動資訊與報名連結:https://reurl.cc/Oqqbdv
- 備註:
- 兩場演講報名即日起至9月30日為止,現場座位有限。
- 主辦單位將依疫情狀況調整講座現場人數,或改線上直播方式,並於活動前一週以Email/電話通知錄取,敬請確實填寫聯絡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