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書室與學生會5月6日晚間共同主辦「陽明交大校徽識別系統設計說明會」,會中公布A、B兩組分別呈現傳統與現代兩種風格,以及由此延伸而來的共8款設計,並邀請負責設計的IF OFFICE團隊說明設計理念與介紹設計提案;希望藉由說明會讓大家瞭解目前設計方向,也藉此集思廣益,再從中選擇至少兩款送校務會議進行表決。
擔任「校徽識別系統設計小組召集人」的人社院王文基院長在開場表示,校徽(識別系統)象徵一個學校的精神、標誌,非常重要;雖然兩校現在還未確定是否合校或合校時程,但為因應合校的需要,經去年11月1日合校工作委員會決議後,即由兩校共11位老師成立校徽設計小組,進行先期的規劃;設計基本方案已在合校工作委員會上報告,並根據委員的建議進行多次討論、修正,由此產生出目前的設計;將在這次說明會後統整大家的意見,由工作小組成員與兩校學生代表召開設計提案會議,再從中選出至少兩款送兩校校務會議表決。
此次負責設計的IF Office設計公司,曾參與總統府建築百年展、台東設計中心、康軒版國小教科書等設計,並曾獲德國紅點與台灣金點等大獎,是國內頗為知名的設計團隊。
IF OFFICE創意總監馮宇首先表示,世界知名大學校徽設計的特色,可歸納為以文字或以圖像為主,風格則大致區分為傳統繁複或現代簡約兩大方向;歷史悠久的學校多採前者,理工大學則多為後者,但也與時俱進調整,以更能符合目前的數位環境,並做各種延伸變化應用,同時傳達各校的獨特精神。因此此次設計提案,不僅有校徽,也包含了整個識別系統的設計,包括應用在校旗、證件、校園環境與事務用品等方面的設計。
針對未來陽明交大校徽識別系統,IF OFFICE團隊提出分別呈現傳統與現代兩種風格的A、B兩組設計,並由此延伸出各4款設計;顏色則採用兩校共有的「群青」色為主調,搭配白色與各種層次的灰色。
A組(圖一A1~A4)採用兩校校徽的既有元素,以保有現有校徽的精神,圖案主要運用代表陽明醫學大學的蛇杖與代表交大理工大學的齒輪,再加以重組、在造型上做優化、簡化。B組(圖一B1~B4)設計則是以光為共同元素,希望突破傳統、展現合校之後的新精神,其中蘊含陽明的生命之光與交大的科學之光;外圈24個線段代表齒輪、內圈23個線段代表人類DNA的23對染色體,以象徵兩校結合後攜手帶動台灣產業發展。
在設計團隊進行簡報後,由學生會盧宛鈺會長主持Q&A時間,並由工作小組與設計師針對現場與線上同學的提問,一一答覆與加以說明。校徽設計工作小組強調,目前設計方案仍在集思廣義的階段,希望師生透過各種方式表達意見,再進行調整,以得出最佳方案。
※說明會線上直播錄影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DY_kkRMrB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