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明焦點
陽明聯手國體大打造防疫訓練系統,助選手備戰東澳
陽明焦點
  • 「臺灣國際競技運動選手積極防疫與健康管理策略聯盟」4月30日舉行簽約記者會,陽明郭旭崧校長(右起)、體育署高俊雄署長、國體大邱炳坤校長代表啟動合作計畫(圖/國體大提供)

新型冠狀病毒造成全球大傳染,也導致運動訓練與比賽中斷,包括東京奧運都被迫延後一年舉行。陽明與國立體育大學聯手辦理「東京奧運運動員積極防疫健康管理與運動訓練監測系統建置」計畫,針對優秀選手打造專屬的防疫訓練管理系統,讓他們免於感染與隔離的影響,持續有效訓練,維持體能巔峰狀態,延續既有奪牌優勢。

這項由教育部體育署推動的超前部署防疫計畫,除了結合陽明與國體大兩校特長,由陽明負責2周14天優秀運動員居家隔離防疫環境規劃,國體大提供相關場地及專項訓練運動科學資源輸出,還整合臺灣自行研發的私有雲平台與建置、垂直與水平律動系統以及強化運動診斷專業服務等多項科技與技術,將能針對選手隔離期間的體能、活動量、疲勞指標、免疫力、專項體能等進行積極健康管理規劃,同時做好防疫與體能訓練。

  • 這項計畫結合兩校專長與臺灣自行研發的多項科技與技術,幫助選手同時做好防疫與體能訓練(圖/國體大提供)

教育部體育署高俊雄署長指出,從三月中到現在,台灣有120名國手出國比賽,返台後需居家檢疫14天。很多選手擔心,在隔離期間若無法持續訓練,將來須花加倍時間才能恢復肌力,因此感到非常焦慮。透過這項計畫,將能幫助他們在防疫期間維持體能,同時做到精準健康管理。

郭旭崧校長表示,這套專為選手打造的系統,結合了產業界的協助,相信不只是延續選手的原來優勢,而是擴大奪牌的優勢。此次陽明參加這項計畫的三位老師,都是最頂尖的老師,包括物輔系陳俊忠教授是運動醫學的第一把交椅,數位醫學中心執行長郭博昭教授是醫療物聯網專家,生資所張博論教授則是「防疫智能行動平台」的專家。

  • 教練利用手機介面即可了解不同選手的各項生物參數與訓練狀況(圖/國體大提供)

陳俊忠教授表示,陽明大學將提供運動訓練監測所需要的工具,包括:智慧手環進行運動量的監測,穿戴心律器作運動反應偵測,利用手機即可簡單操作的訓練日誌,還有體溫晶片追蹤體溫;所有偵測到的資料都會立即上傳,在雲端立即處理、持續累積,讓教練充分掌握不同選手的訓練與身體狀況,選手若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獲得即時回饋。

陳俊忠教授解說計畫的實施(圖/擷自簽約記者會影片)
郭博昭教授表示,這套監測系統把台灣最強的IT與醫學整合在一起,用在我們最好的選手身上
張博論教授表示,希望針對選手建立一個健康管理與防疫支持的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