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編自南北韓真實諜戰故事的電影《北風》(The Spy Gone North),描述90年代南韓國家安全企劃部(國家情報院前身)為了刺探北韓核武發展資訊,派出代號「黑金星」的特務朴皙映,試圖透過假扮商人進入北韓做生意、拍廣告,進而從事情報工作。
一個南韓商人要到北韓做生意,可不是件容易事。北韓對於間諜滲透也有所防範,因此朴皙映得面對種種試探。故事中呈現雙方處處充滿心機的攻防,叫人看得緊張刺激。但朴皙映竟一關一關過,慢慢取得對方信任,甚至後來成為第一位能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日見面的情報員。
雖然故事起因是為了獲取北韓核武情報,但隨著故事發展有了轉折。1997年,南韓適逢總統大選,執政黨為了挽救落後的選情,竟透過密會北韓代表,希望透過北韓的武力挑釁,挑起南韓民眾的恐懼,進而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、選擇立場與北韓較為敵對的執政黨,而非支持統一的反對黨候選人。這對於每天過著雙面生活、隨時處於生死關頭的朴皙映來說,根本難以接受。他一直以為自己是為國家民族奉獻,直到那刻,才發現自己僅是為爭權的政客在服務,上頭的情報組織更只是把他當成維權的工具,早已將他的生死置於度外。
「我的任務真的是為國家好嗎?」朴皙映的內心充滿懷疑。
而另一邊,與朴皙映接洽的北韓代表,是北韓貿易處的處長李明運。一開始,他對朴皙映充滿懷疑,不過朴的表現漸漸得到了他的信任。表面上,他相信兩人合作的廣告生意能夠增加北韓的財富,但後來我們發現,他其實對兩人合作抱著更深期待;雖然他服從金正日的領導,可是他也見到北韓人民處於飢苦貧窮的真實生活,那與領導人過的舒適生活,呈現強烈對比。因此他的心裡也有懷疑:他宣示效忠的祖國,究竟是一個群體的共生概念,還是只是領導者編織的謊言?
李明運不是間諜,但他希望透過與南韓的廣告交流合作,帶來北韓改革開放的機會。因此他努力維持這個機會,即便後來意識到朴皙映可能是南韓間諜,他也不想放棄雙方的交流。雖然兩人處於敵對陣營,可是他們看見彼此的為人、彼此尊敬,而那成了他們更大的信任基礎。在電影中,他們甚至說服了金正日不要介入南韓大選、讓南韓執政黨的計謀得逞。最終,反對黨候選人金大中當選,這也是南韓選舉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,寫下南韓民主政治的新頁。
若不是處於敵對政權,朴皙映與李明運會是把酒言歡的好友,但政治使他們對立。在時代環境下,他們不得不戴上面具互動、防範彼此,說來也是種無奈與悲哀。而更悲哀的是,真正會威脅他們自身生命安全的,其實都不是敵人,而是自家人。其實他們沒有太多不同,他們都只是組織的棋子,表面上看似有冠冕堂皇的理由,但卻只是為了鞏固他人的權力而已。
他們知道彼此的無奈,也看見彼此對理想家園的期待,他們其實有著一樣的夢吧!這也是他們惺惺相惜的原因,也是危急時刻,李明運願意出手相救朴皙映的原因。那一刻,他們不再只是服膺外在命令,而是根據自己的內心價值行動──他們回應了自己擁有人性的一面。
《北風》裡,我們沒有從國家體系中看到正義,但我們卻在兩個諜對諜的角色中看見人性,相較於國家的無情,他倆的情義更叫人動容與感慨呀!
<文/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>